歡迎進入玉崎科學儀器(深圳)有限公司網站!
這是絕大多數手持式、便攜式或在線式數字粉塵儀采用的技術。
工作原理:
儀器內置一個泵,吸入待測空氣樣本。
樣本空氣進入一個光學檢測室,室內有一束穩定的激光或LED光源。
當光束照射到空氣中的粉塵顆粒時,會發生散射現象(主要是米氏散射)。顆粒物會將光向各個方向散射。
在特定角度(如90°側向散射、前向散射等)設置一個光電探測器,用于檢測被散射的光強度。
探測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經放大器放大后,由微處理器進行計算。
核心關系:散射光的強度與空氣中粉塵顆粒的濃度成正比。顆粒物濃度越高,散射光就越強,儀器輸出的信號就越強。通過預先建立的算法和校準曲線,儀器就能實時計算出并顯示質量濃度值(如 mg/m3 或 μg/m3)。
優點:
實時快速:幾乎無延遲,可每秒更新讀數。
靈敏度高:可檢測低濃度的粉塵。
便攜易用:儀器可以做得非常小巧便攜。
可測量不同粒徑:通過光學設計和算法,可以專注于測量PM2.5、PM10、TSP等特定粒徑范圍的顆粒物。
缺點:
受顆粒物材質影響:不同種類、顏色、形狀的粉塵(如煤塵、金屬粉塵、棉塵)其散射特性不同,可能導致測量偏差。通常需要用標準粉塵進行校準。
濕度影響:高濕度環境下,水蒸氣可能凝結,被誤測為粉塵顆粒。
這種方法通常用于環境監測站等需要標準參考方法的場合,精度更高,但通常不是實時連續的(一個測量周期需要幾分鐘)。
工作原理:
儀器泵吸入空氣,使顆粒物收集在一張干凈的濾帶上。
讓一束低能量的β射線(通常源自C-14等放射性元素)穿透這張濾帶。
β射線穿透濾帶后,會被探測器接收。干凈的濾帶對β射線的吸收是恒定的。
當濾帶上收集了粉塵顆粒后,質量增加,對β射線的吸收會增強,導致探測器接收到的射線強度減弱。
根據β射線衰減的程度,精確計算出收集到的顆粒物的質量。再除以采樣空氣的體積,即可得到精確的質量濃度。
優點:
直接測量質量,與顆粒物的化學成分、顏色、種類無關,精度高,結果可靠。
被許多國家作為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標準方法之一。
缺點:
非真正實時:每個測量周期需要數分鐘(采樣+測量)。
儀器復雜、昂貴、體積較大。
涉及微量的放射源,需要特殊許可和管理。
這是一種非常精確且可用于連續監測的技術,常用于科研和高精度環境監測。
工作原理:
空氣樣本被吸入,顆粒物被收集在一個安裝在可高速振蕩的空心錐形管末端的濾膜上。
這個振蕩管有其固有的振蕩頻率。
當濾膜上的顆粒物質量增加時,會導致振蕩頻率下降。
頻率的變化量與收集到的顆粒物質量成精確的比例關系。通過監測頻率的變化,即可實時計算出質量濃度。
優點:精度高,可進行實時連續測量。
缺點:儀器非常昂貴,操作和維護相對復雜。
原理 | 光散射法 | β射線吸收法 | 微量振蕩天平法 (TEOM)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測量 | 散射光強度 | β射線衰減度 | 振蕩頻率變化 |
測量對象 | 間接推算質量 | 直接測量質量 | 直接測量質量 |
實時性 | 佳(秒級) | 較差(分鐘級) | 良好(分鐘級) |
精度 | 良好(受材質影響) | 高 | 高 |
成本 | 低至中 | 中至高 | 非常高 |
主要應用 | 手持檢測儀、工業現場監測、室內空氣質量 | 環境監測標準方法、科研 | 環境監測、科研 |
對于您提到的“數字粉塵儀",絕大多數情況下指的就是采用光散射原理的儀器。因為它地平衡了成本、便攜性、實時性和準確性,是現場快速檢測的工具。在選擇時,需要注意其是否針對您要測量的粉塵類型(如木材粉塵、焊接煙塵、PM2.5等)進行過校準。